而在企業步入市場階段,面臨嚴格的法規監管時,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規避研發周期、研發成本和失敗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威脅。利用信息化技術對研發過程中的項目、數據以及相關資源的多維度管理,優化研發流程,實現知識積累,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和管理效能。因此,無論是在研發初期還是在上市階段,各個環節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都會為企業迎來巨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企業也應該正確看待需求與開發的結合,這其中包括結合企業規模、發展步調以及經費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比較理想的狀態應是“開箱即用”的軟件或服務,這能夠大量節約企業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對于一些企業流程比較穩定、或初創型中小團隊來說更為合適。而對于集團型或業務流程非常特殊的企業,即使需要部分定制化開發也需量力而行。我們經常講,革新不代表盲從,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的計劃,為不同階段上線的系統預留好相關的接口,才能更為合理地分階段滿足管理需求,實現統籌管理。說到這兒,馮華和我們分享了一則非常成功的以信息化和數字化推進企業研發和管理效能的案例。
舉個例子,“分子煉油”這一創新型概念是由石科院提出和落地應用的,創騰科技也非常有幸能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一創新概念下,石科院的科研人員通過計算模擬和分子建模技術,對新型催化劑和能源材料進行設計和篩選,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同時也提升了新產品的質量和效用。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石油石化產品和中間體有其獨特的安全需求,甚至可以說研究院科研工作能否安全、環保、高效地展開,可能就取決于化學試劑和油品管理工作的優劣程度。創騰科技和石科院合作開發的化學試劑和油品管理平臺上線使用后,以“管”降低風險,以“理”提高效率,縮短三分之二的存油入庫流程周期,為石科院內合理調撥、共享提供了基礎條件,相關管理團隊也獲得重大貢獻團隊獎。
另一方面,企業在選擇信息化系統時選對技術服務商往往比選對產品還要重要。有行業經驗和案例的服務商不但能夠快速理解客戶的需求,還能通過以往項目的經驗協助用戶優化業務流程、規避合規風險,確保項目在計劃時間內成功實施落地。在醫藥行業,除了對供應商實施能力的考量外,還需額外考慮服務商的系統驗證能力,專業的項目開發、實施、驗證及咨詢團隊,能夠充分理解客戶的業務需求及法規政策的變化趨勢,盡量讓系統對接及實施部署順暢?!?nbsp;
在本次采訪的最后,馮華說:“教育科研單位作為企業研發人員培養的搖籃,更應當重視信息化建設的工作。在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同時讓研究人員在基礎教育和科研階段就能使用和掌握信息化的技術和手段,才能為企業輸出更具研發創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span>